罗田古镇流行的谜语、谚语和歇后语都是罗田人创作的口头文学,既是罗田人对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总结,又是罗田人聪明智慧的结晶。这些文字往往三言两语,却言简意赅,具有通俗性、形象性、生动性的特点,读来琅琅上口,过目不忘。
试举例如下:
一个鸡蛋三层壳,有人识得破,新帐老帐都还脱。(谜底:桐子)
四姊妹同穿裤,活路来了大家做。(谜底:耙锄)
儿姓木,娘姓竹,儿翻山,娘扯住。(谜底:连枷)
两弟兄一样长,一头推腰磨,一头开染房。(谜底:墨斗)
寸样长个傻家伙,碗样大个瘪家伙,说着说着几家伙。(谜底:推刨叶子)
一个老汉背背豆,一路走一路漏。(谜底:山羊)
黄框听见雷响,是人就脱衣裳。(谜底:擂子)
上石对下石,太阳对月食。(谜底:石磨)
铁狗儿,长尾巴,走一步,咬一口。(谜底:剪刀)
种又无种,栽又无苗,越老越稀粑,越嫩越好吃。(谜底:菌)
兄弟七八个,围着柱子坐。兄弟一分手,衣服就扯破。(谜底:大蒜)
一个娃儿胖又胖,鸡巴长在额头上。(谜底:茶罐)
挺肚挺肚来烤火,奶子烧了莫怪我。(谜底:茶壶)
外圆内四方,又赶场又下乡,皇帝老儿跟着逛。(谜底:铜钱)
一根花丝带,搭在城墙外,天晴不晒落雨晒。(谜底:彩虹)
五姊妹同路耍,一个头上顶匹瓦。(谜底:手)
无根无影也无苗,小姐看到花不绣,叫花子看到米不要,皇帝看到脱龙袍。(谜底:瞌睡)
屋里生,屋里长,倒生根,你各人想。(谜底:阳尘)
远看塌粑粑,近看鱼鳞甲,口里吞人,肚里说话。(谜底:瓦房)
老头子哼哼哼,坐在火上不起身。(谜底:炊壶)
一个老汉九十九,清早起来喝冷酒。(谜底:水瓢)
一个老汉八十八,清早起来满地爬。(谜底:扫帚)
头翘尾翘,光拉屎不拉尿。(谜底:鸡公)
坐在悬崖陡坎上,打起八卦阵捉飞将军。(谜底:蜘蛛)
四根柱头一匹梁,中间一口绿堰塘。(谜底:鼎罐)
天不焦,地不焦,站起没有坐起高。(谜底:狗)
灰鸡母生红蛋,团团转转有人看。(谜底:烤火)
四四方方一座城,城里死了人。皇帝来吊孝,哭死不开门。(谜底:蚊帐)
红院墙,白院墙,里头装个耍儿郎。(谜底:舌头)
岔打岔,毛相黏,不等鸡子叫,又要岔打岔。(谜底:眼睛)
坟上一笼蒿,风吹两面倒。(谜底:头发)
八个矮子抬个鼓,两个羊叉对面舞。问它哪里坐,家在石岩金州府。(谜底:螃蟹)
穿起裤子睡,脱了裤子醒,走了几多弯弯路,会过多少聪明人。(谜底:钢笔)
半岩坎坎两坛酒,越喝越有。(谜底:母乳)
有的谜语还有好几种说法,如谜底是“驼子”的谜面就有三则:
其一:远看乌龟爬沙,近看背米还家;上看犀牛望月,下看弯弓射箭。
其二:坐起像猫儿,睡起像月亮。
其三:眠是心字少三点,坐是弯弓少一弦。
罗田人的字谜也很有特色,比如:
你打我两锤,我踢你一脚。不看你是个横人,我给你母亲说。(谜底:海)
蒋介石将令不行,北伐军两边派分。吴佩孚天良丧尽,熊克武有点无能。(谜底:燕)
一飘三点头,走马转阁楼,背上背个破席(夕)板,手里牵头大牯牛。(谜底:舜)
横起两块柴,竖起两块柴。二字请进去,八字跳出来。(谜底:其)
一点一横长,一飘下南洋。南洋有个人,刚刚一寸长。(谜底:府)
一横一飘耍,日月打冤家。大字来改交,一锤打个包。(谜底:厭,“厌”的繁体写法)
上八不是八,下八才是八。十字穿心过,顿顿不离它。(谜底:米)
本文来自“古镇罗田”微信公众号,转载需注明